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產品動態 >> 查看詳情
企業生產運營績效的關鍵在于現場。對于任何一個欲在未來競爭中成為世界一流的生產型企業來說,“重視現場”應成為企業及所有員工的共識。
現場是企業生產運營活動的發生場所,是企業提升競爭能力的重要源泉。所有企業都必須從事與賺取利潤相關的主要活動,如推行或開發一些合適的管理制度,生產現場的整頓和銷售的技巧等。上篇我們分享了生產現場管理的一些理念和實際操作方法,幾天,繼續下篇的內容。
抓住現場的主線
現場的主線是什么?
生產計劃。所有現場人員都圍著它轉。是焦點、是工作目標、是衡量工作結果的標準。
日生產計劃
a、計劃的產量就是任務,如完不成時就要承擔責任;
b、如果不能完成任務,就要申請加班;
c、是生產日報表的依據;
d、生產計劃一旦發行就是命令;
產量要心中有數
a、產量是生產部門至關重要的目標;
b、生產管理要做到對產量心中有數就需要掌握和控制好生產線的速度;
c、決定產量的因素:
生產線的運轉速度;
機器,設備的機械能力;
工程與工藝的穩定性;
人員的作業能力;
生產準備
生產準備是新產品從開始試產到批量正常生產的整個過程中,為了確保新產品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試產、批量生產,保證產品質量,而進行的相關人員培訓、指導書制定、物流調達、設備(含工裝、量具、工具)的準備活動;
現場管理中的生產準備
1、生產工藝和資料準備:流程圖,作業指導書,圖紙,QC標準等;
2、工裝夾具、工具、輔助材料、勞保用品等的準備;
3、設備、儀器、工裝的安裝、調試;
4、人員的崗位安排和產能設定;
5、現場員工的生產前培訓;
6、物料、設備、工藝、資料異常的發現和反饋;
現場確認
現場配置管理表
也叫生產線配置管理表:它的形式象檢查清單一樣,可以使管理者確認現場的布置狀態;
指定工位人員,工具用品,儀器,材料的放置區域,作業方法,記錄單等;
現場器具點檢
時機、范圍、責任者、頻率、方式、內容、記錄、確認;
作業日報的管理
作業日報的作用:
1、交貨期、品質、安全、成本管理等多個項目管理的工具;
2、方便與上司和其他部門傳遞情報、交流信息;
3、出現各種異?;騿栴}時,作為原因追蹤的資料;
4、幫助管理者掌握現場的實際情況。
作業日報常見的問題:
1、內容太多,記錄起來很費時間;
2、需思考、回憶、判斷內容太多,很異常,所以馬馬虎虎算了;
3、自己不愿意寫而讓他人代寫;
4、沒有人指導怎么填,所以隨便填就行了;
5、工作日報只是當成資料收集起來,上司不看,也沒有什么作用;
作業日報的要求
設計要求:
1、必要的事項齊備,項目盡量精簡;
2、項目順序要符合實際作業或邏輯習慣;
3、減少描述或數字填寫,用符號或線條代替記入;
4、采用標準用紙,避免過大或過小,方便存檔;
應把握的內容:
1、每人的工作日報是否準確;
2、材料/作業/產品有無異常;
3、作業效率;
4、是否達計劃;
5、生產效率與設備效率;
6、不良產品及工時損失;
7、工時與人員配置是否合理;
8、整體實績情況;
作業日報的填寫
1、需向有關填寫人員說明作業日報的作用;
2、班組名、作業者名、產品名、批量號等基本內容由現場辦公人員填寫,再給作業者填寫其他事項,減輕作業者負擔;
3、生產數量、加工時間只有作業者才清楚,由作業者填寫;
4、要養成寫完后再度確認的習慣;
5、管理人員要認真審閱作業日報,及時指出異常點并協助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
6、現場人員根據日報把握作業的異常趨向,并針對這種趨向實施重點指導;
生產統計方法
生產統計的內容包括:產量,投入的資源,生產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生產性;
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及時性)、真實性;
各級管理人員的總結內容:
A.生產數量;
B.品質,生產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
C.人員狀態。出勤率,違紀,出差錯;
D.生產事故,損失工時;
E.物料供給狀態;
F.機器設備問題;
G.技術,工藝問題;
生產成本控制
生產成本控制的概念:
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在產品的制造過程中,對成本形成的各種因素,按照事先擬定的標準嚴格加以監督,發現偏差就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從而是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資源的消耗和費用開支限在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
生產成本控制的方法:
(1)制訂成本標準:
計劃指標分解法;
預算法 ;
定額法 ;
(2)監督成本的形成;
(3)及時糾正偏差;
(4)用管理控制生產成本。
影響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
產品質量事故;
設備故障事故;
產生流程瓶頸;
員工工作消極;
生產流程不順;
員工技能偏低;
生產能力不足;
過多生產浪費等;
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1)消滅浪費
制造過多的浪費;
等待的浪費;
搬運的浪費;
加工過程中的浪費;
庫存的浪費;
動作的浪費;
制造不良品的浪費;
(2)搞好員工培訓
增進員工對公司的了解;
提高員工修養,減少事故的發生;
增強員工紀律性,降低員工流動率;
培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
能使員工自信心更強,提高團體合作協調能力;
(3)流程設計
A.流程設計是對原材料加工、零件加工、分裝和總裝活動在整個車間內的組織和物流工程的設計;
B.流程建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運營效率,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C.流程實際上就是把工作經驗外化成可書面化的知識(流程圖、流程說明), 使之能夠方便地復制,使企業達到迅速、低成本擴張的目的;
D.簡化是流程管理的精髓;
E.流程管理的生命力在于時刻評估流程的適應性,不讓其成為官僚的借口;
(4)多動因理論
主觀動因
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
綜合素質;
集體意識;
企業主人翁地位意識;
工作態度和責任感;
員工之間以及員工和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
多動因理論的新思想、新概念
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在員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
現場管理制度
生產現場管理制度的作用:
規范員工對生產現場的整理,實現均衡、安全、文明生產、提高業務素質,提高經濟效益、達到優質、高效、低耗;
生產現場管理制度的內容:
質量管理、工藝管理、定制管理、設備管理、工具管理、計量管理、能源管理、勞動紀律、安全生產;
現場管理的重要意義
1 、現場能直接創造效益。現場是產品開發和生產的場所,企業要降低生產成本、按期將產品交付給顧客,以及產品質量要達到顧客期望的要求,這一切都要在現場實現,企業也正是從現場獲得產品的附加值而得以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
2 、現場能提供大量的信息。俗話說 " 百聞不如一見 " ,間接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實的,要想獲得準確的第一手材料,只有到現場去做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
3 、現場是問題萌芽產生的場所。現場是企業活動的第一線,無論什么問題,都是直接來自現場,出現問題時如不及時采取對應的措施,放任自流而任其發展,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概率要比向壞的方向發展的概率要小得多。
4 、現場最能反映出員工思想動態。人是有感情、有思維的,一個人所做的不一定是他認為是最理想、最順心的工作,如果他感到不稱心,心里就可能別扭而意氣用事。這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會反映到他的工作上,都是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產品和生產效率。
現場是企業生產運營活動的發生場所,是企業提升競爭能力的重要源泉。在現場中,我們能夠清晰的觀察到生產活動中的過程和各種浪費與不合理現象?,F場是生產型企業的基礎,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質量、成本、交期等各項指標的實現。現場是一面鏡子,直接反映出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面臨日演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質、更短的交貨期去響應市場,而生產企業的競爭力來自于“現場”,可見現場管理的重要性。
總之,到了現場才能清楚地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就看其現場管理是否完成總的經濟目標而設定了各項階段性和細化了的具體目標,是否很好地引導廣大員工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工作,經濟合理地完成目標。